關於我們

手工製作、幸福滋味
古法技藝、代代相傳

我們販售的不只是商品,還有技術
我們付出的不只是心力,還有良心
我們提供的不只是食品,還有幸福

 

感謝

秦家餅店一路走來,感謝所有曾經光臨本店的貴客,還有許多的貴人-不論是幫我們大力宣傳的公眾及知名人物;或者是帶著親朋好友們像是旅行團般進入店內,幫我們引介購買的熱情大哥和大姐;還是每隔二、三天帶著笑容走進店內,買張餅當做午餐的熟面孔;還有不吝給予我們鼓勵和改進建議的老客人,再次深深鞠躬,感謝您們!因為有您們,秦家餅店得以代代相傳。

 

緣起

小時候車子沒這麼多,大樓也不那麼高,仁愛路圓環剛開始蓋的時候,天空還是360度都看得到。一晃眼20年大樓林立,車子人潮熙來攘往,但是四維巷內的秦家餅店,一直安心地在這裡。

那時候,餅店對面大廈還在建設中,參與建築的工人都會來買秦家餅店的餅,拉著一牛車的建材,從一大早便揮汗工作,到了中午休息時間就來店裡排隊等待著外婆剛出爐的蔥油餅、韭菜盒;滿滿地東北味,異鄉人懷念的家鄉味,充飽下半天的體力。當時在爐邊看爐的小朋友望著焦急地外婆為了怕工人們等待,卻一點工都不能省的以冷水和麵、桿麵皮製餅;尤其以冷水和麵麵質韌性強、花的力氣多,不過那濃濃充滿愛心的味道,卻餵飽了飢腸轆轆等待的人。

這樣的辛苦讓外婆病了身體休息好一陣子,直到舅舅當兵回來接手幫忙,這才將秦家餅店的故事繼續延續。

六、七年前,秦家外孫女與從美髮店退休的媽媽也開始在餅店工作,這下店內的外婆、媽媽、外孫女加起來快兩百歲,這合計近兩百年的時間豐富了秦家餅店,增添了更多的樂趣。

  

後續發展

有感現在台灣的飲食習慣漸漸改變,從早期的只要吃得飽就好,一直到現在大家對精緻美食的趨之若鶩;因此也曾經想過創新、改變、研發新口味,但到後來發現許多客人是因為「傳統味」才來的,這才是秦家餅店要堅守的目標,而且「冷水和麵、手工擀皮、文火乾烙、涼食亦可、遠行好伴手」的特點,乃是秦家餅店的獨到之處。

「超迷你,是我故意的」

曾經看過一本書:「小,是我故意的-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,7種基因」,雖然裏面採訪的小公司,年營收仍是秦家餅店望塵莫及的,但我們也很確定維持小店的模樣,有濃濃的人情味,客人不趕時間,可以和老人家聊聊天,詢問彼此的近況;自助行的旅客,可以歇歇腿;誤了吃飯時間的上班族,於一般餐廳在休息的時間,仍能找到填飽肚子的美食。

感嘆現代講求效率,為了省人、省時,許多傳統的工藝沒落了;例如我們家常用的竹蒸籠,以前籠內交錯的竹條,是用藤編固定的,現在改用了鉚釘直接釘起,空了的竹籠,深沉潤澤的竹木咖啡色,銀色鉚釘突兀的像是素顏上長了幾顆碩大的青春痘;新買蒸籠雙邊的提耳,用不到半年,就全散了,但之前買的,到現在還依然服務著…。

傳統和創新一直拉扯著,我們想要維持傳統的技藝,販售會讓人有幸福感的美味,可以體會到食物原味的美好;我們想要製作有呼吸有生命的食物,而不是管理冷冰冰的機器生產線,透過每日的勞動工作,獲得能讓工作夥伴頼以維生的收入,並讓工作夥伴對自己所參與製作的產品,與有榮焉。

秦家餅店希望能將這傳統美味流傳下去,維持著這樣的信念與味道,這就是秦家餅店。